Events and Cases

活動與案例

texture bottom

最新消息

January 15, 2025
【活動緣起】 農曆新年是華人重要的節慶,亦是闔家團圓的歡樂時光。但在這樣開心的日子裡,有不少弱勢族群只能孤單一人依靠泡麵果腹。厚德福田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行「寒冬送暖」活動,希望能將社會的祝福與溫暖帶到社會的角落,讓弱勢家庭能過個好年。 【進行方式】 厚德福田基金會的探視員事先聯絡較偏遠地區的區里長,請他們選出生活比較困難的民眾,由本會造冊。 本會為每個案戶訂購了120組三菜一湯的年菜組合,以及準備了1000元的小紅包。由探視員以及志工們,以恭敬祝福的心逐戶發放給臺東縣岩灣、太麻里、海端鄉、成功、長濱、池上與花蓮縣玉里、富源村等地區的弱勢家庭。 【案戶情形】 本會先前的急難救助個案賴先生,年過七旬且患有心臟病。本會的探視員張小姐,即使是結案之後仍常去關懷賴先生。本次也在「寒冬送暖」活動中拜訪他,賴先生說:「感恩厚德福田基金會一直以來的關心,能讓我們獨居的老人家過個好年,實在係足感心。」 住在花蓮縣富源村的李小姐,是一位80幾歲的獨居阿嬤,聽到探視員是從台東開車過來年菜的,感到十分驚訝:「很謝謝基金會從那麼遠的地方來看我們這些老人家,我們這邊很偏僻,兒女都不太回來了…還有那麼好吃的年菜和紅包,真好康!很感謝你們」 【志工心得】 本會探視員張O金表示,花東地區屬於資源缺少的區域,此次探視時發現有部分邊緣戶家中沒有冰箱,只能暫時冰在鄰居亦或是村里長家中,後續也會檢討明年舉辦時發放的物資形式。此外,由於路途遙遠,年菜又需要冷凍的關係,本次「寒冬送暖」活動停留在每一個案戶的時間無法太長。能感受的到老人家們對於有人來訪的喜悅,希望之後能撥出更多時間陪伴與關懷。 本會探視志工陳O龍表示,由於基金會初創人手不足,因此分批發放到各地跑了許多趟。雖然路途奔波疲憊,但能看到那麼多老人家因我們帶來的年菜與紅包而露出笑容時,感覺一切都值得了。藉由這次發放,也發現了許多生活較困難的獨居老人,後續也會隨著厚德福田基金會回訪探視,繼續傳遞溫暖。
January 15, 2025
適逢歲末,厚德福田基金會第三年在台東縣內舉辦「寒冬送暖」公益捐助活動。今年考量到偏鄉社福資源較匱乏,除了台東市內各里之外,本會志工亦走進長濱鄉樟原村、三間村進行活動。 【進行方式】 厚德福田基金會請各里里長、樟原村村長、三間村村幹事協助造冊。本次發放對象以低收入戶三款、身心障礙家庭與獨居老人為主。為避免影響低收入戶一款家庭的低收資格,本次活動暫時不將其列入範圍。 本會為了弱勢朋友們準備了三菜一湯的豐盛年菜以及奉上1,000元的紅包,希望大家都能開開心心迎接新年。 【特別感謝】 本次「寒冬送暖活動」特別感謝友會東青國際同濟會的鼎力相助。友會不僅捐助了13,000元的善款支持本次活動,亦有多位幹部加入志工的行列協助發放年菜,包括現任會長、前任會長、財務長、秘書長。 【案戶感言】 三間村村民李先生是一位70歲的獨居老人,他表示:「感謝厚德福田基金會那麼辛苦地跑來長濱,我們這邊因為偏僻資源較少,很感謝你們的年菜和紅包。」
January 14, 2025
「厚德福田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」於成立一年之際,為了讓更多民眾認識本會,以及實踐社會責任與保護東海岸環境,在臺東縣海堡一帶舉辦淨灘活動。本會的董事長陳鑫麟表示,東部有著全台灣最美的海岸線和豐富的海洋資源,無論是湛藍的海天一線亦或是肥美的海產,都讓不少觀光客慕名而來。身為台東子弟,我們有責任捍衛這筆大自然的寶藏。 此次活動共動員了二十多位的志工參與,志工們在寒風中彎下腰,辛勤地清理每一處角落,兩個小時便清理出了十幾大袋垃圾。其中垃圾的種類無奇不有,寶特瓶、保麗龍、拖鞋、輪胎等,甚至是破裂的馬桶都出現在沙灘上。本會的志工們不僅僅是將垃圾撿起,也細心地將其分類回收,後由卡車將一袋一袋的「戰利品」載去處理。 厚德福田基金會的法律顧問陳家偉表示,很感謝志工們在周末特別抽空參與淨灘活動,志工們的滴滴汗水換來了一片乾淨的沙灘,用一點一滴的力量來保護環境,播種下善的種子。此外也希望能喚起民眾對環境生態的重視,珍惜我們所擁有的珍貴海洋資源。

活動報導

January 15, 2025
【活動緣起】 農曆新年是華人重要的節慶,亦是闔家團圓的歡樂時光。但在這樣開心的日子裡,有不少弱勢族群只能孤單一人依靠泡麵果腹。厚德福田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行「寒冬送暖」活動,希望能將社會的祝福與溫暖帶到社會的角落,讓弱勢家庭能過個好年。 【進行方式】 厚德福田基金會的探視員事先聯絡較偏遠地區的區里長,請他們選出生活比較困難的民眾,由本會造冊。 本會為每個案戶訂購了120組三菜一湯的年菜組合,以及準備了1000元的小紅包。由探視員以及志工們,以恭敬祝福的心逐戶發放給臺東縣岩灣、太麻里、海端鄉、成功、長濱、池上與花蓮縣玉里、富源村等地區的弱勢家庭。 【案戶情形】 本會先前的急難救助個案賴先生,年過七旬且患有心臟病。本會的探視員張小姐,即使是結案之後仍常去關懷賴先生。本次也在「寒冬送暖」活動中拜訪他,賴先生說:「感恩厚德福田基金會一直以來的關心,能讓我們獨居的老人家過個好年,實在係足感心。」 住在花蓮縣富源村的李小姐,是一位80幾歲的獨居阿嬤,聽到探視員是從台東開車過來年菜的,感到十分驚訝:「很謝謝基金會從那麼遠的地方來看我們這些老人家,我們這邊很偏僻,兒女都不太回來了…還有那麼好吃的年菜和紅包,真好康!很感謝你們」 【志工心得】 本會探視員張O金表示,花東地區屬於資源缺少的區域,此次探視時發現有部分邊緣戶家中沒有冰箱,只能暫時冰在鄰居亦或是村里長家中,後續也會檢討明年舉辦時發放的物資形式。此外,由於路途遙遠,年菜又需要冷凍的關係,本次「寒冬送暖」活動停留在每一個案戶的時間無法太長。能感受的到老人家們對於有人來訪的喜悅,希望之後能撥出更多時間陪伴與關懷。 本會探視志工陳O龍表示,由於基金會初創人手不足,因此分批發放到各地跑了許多趟。雖然路途奔波疲憊,但能看到那麼多老人家因我們帶來的年菜與紅包而露出笑容時,感覺一切都值得了。藉由這次發放,也發現了許多生活較困難的獨居老人,後續也會隨著厚德福田基金會回訪探視,繼續傳遞溫暖。
January 15, 2025
適逢歲末,厚德福田基金會第三年在台東縣內舉辦「寒冬送暖」公益捐助活動。今年考量到偏鄉社福資源較匱乏,除了台東市內各里之外,本會志工亦走進長濱鄉樟原村、三間村進行活動。 【進行方式】 厚德福田基金會請各里里長、樟原村村長、三間村村幹事協助造冊。本次發放對象以低收入戶三款、身心障礙家庭與獨居老人為主。為避免影響低收入戶一款家庭的低收資格,本次活動暫時不將其列入範圍。 本會為了弱勢朋友們準備了三菜一湯的豐盛年菜以及奉上1,000元的紅包,希望大家都能開開心心迎接新年。 【特別感謝】 本次「寒冬送暖活動」特別感謝友會東青國際同濟會的鼎力相助。友會不僅捐助了13,000元的善款支持本次活動,亦有多位幹部加入志工的行列協助發放年菜,包括現任會長、前任會長、財務長、秘書長。 【案戶感言】 三間村村民李先生是一位70歲的獨居老人,他表示:「感謝厚德福田基金會那麼辛苦地跑來長濱,我們這邊因為偏僻資源較少,很感謝你們的年菜和紅包。」
January 14, 2025
「厚德福田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」於成立一年之際,為了讓更多民眾認識本會,以及實踐社會責任與保護東海岸環境,在臺東縣海堡一帶舉辦淨灘活動。本會的董事長陳鑫麟表示,東部有著全台灣最美的海岸線和豐富的海洋資源,無論是湛藍的海天一線亦或是肥美的海產,都讓不少觀光客慕名而來。身為台東子弟,我們有責任捍衛這筆大自然的寶藏。 此次活動共動員了二十多位的志工參與,志工們在寒風中彎下腰,辛勤地清理每一處角落,兩個小時便清理出了十幾大袋垃圾。其中垃圾的種類無奇不有,寶特瓶、保麗龍、拖鞋、輪胎等,甚至是破裂的馬桶都出現在沙灘上。本會的志工們不僅僅是將垃圾撿起,也細心地將其分類回收,後由卡車將一袋一袋的「戰利品」載去處理。 厚德福田基金會的法律顧問陳家偉表示,很感謝志工們在周末特別抽空參與淨灘活動,志工們的滴滴汗水換來了一片乾淨的沙灘,用一點一滴的力量來保護環境,播種下善的種子。此外也希望能喚起民眾對環境生態的重視,珍惜我們所擁有的珍貴海洋資源。

急難救助案例

January 17, 2025
某日,厚德福田基金會突然收到了個案阿玲的緊急私訊。阿玲訴說自己悲慘的遭遇:由於親眼看到摯愛的先生輕生,致使心理嚴重受創,患有嚴重的憂鬱症,長期在療養院接受治療。 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,使這個可憐的家庭雪上加霜。阿玲年僅22歲的女兒突然罹患罕見的「惡性軟骨肉瘤」,從109年至今多次入院動刀治療。本處在花樣年華的清秀少女,被罕見癌症無情地折磨,令人看了十分心疼。而長期接受治療的醫藥費,就如同最後一根稻草,壓垮了這個脆弱的家庭。莫說是醫藥費,連正常的三餐都難以溫飽,阿玲的女兒無法得到足夠營養對抗病魔。
January 17, 2025
年近六旬的阿芳與小妹一同居住在父母遺留下來的房屋內,小妹因患有重度憂鬱症無法工作在家休養。雖然還有兩個兄弟姊妹,但他們早已成家在外居住,且與 小妹相處不睦。因此,扶養小妹的重責大任就落到了阿芳的肩膀上。 雖然阿芳薪水不高,妹妹也毫無收入,但因兩人各有1/4繼承房屋的持分,因此不符合申請中低收入戶的資格,無法領受政府的補助。但由於兩人的持分上有限制登記存在,所以無法透過移轉給兄弟姊妹來符合資格。
January 17, 2025
阿娟怎樣也不會想到,換個窗簾如此普通的事情,竟然打破自己寧靜的生活。一時不慎從椅子掉下來,居然造成了她脛骨骨折,需在家休養3-6個月,無法工作的阿娟頓時失去經濟來源。 阿娟獨自一人育有三個子女,兩個剛剛成年的兒子已出外居住工作,剩下一個國中的女兒與阿娟一起生活。母女兩人居住在一間約莫4坪大小的出租套房,每個月的租金為6000元。兩個兒子在外打工維生,由於薪資不高再加上有租金等生活開支,兄弟二人並無法幫忙母親渡過難關。阿娟只能依靠臨時的輕度身心障礙身分的每月津貼3,772元及所剩不多的存款過日子。
January 17, 2025
阿麗是透過本會之前協助的個案轉介來的。年過六旬的她獨自居住一間沒有水電的小屋,天花板的瓦片被幾年前的颱風掀起,只要一逢下雨天就會漏水,阿麗只好將床墊鋪放在房屋較沒漏水的角落裡。之所以還居住在這邊沒有搬離,是因為屋主長期不居住在台東,阿麗並不需要支付房租。 阿麗長期受疾病所苦,體重僅有28公斤,行動上也略微不便,因此很難找到工作維生。她也曾找過附近的議員協助,但一調資料後才發現阿麗有一個已成年的兒子,導致阿麗並不符合低收入戶的資格。此外,她還有一年才滿65歲,也無法領取老人津貼。沒有工作收入,亦無法申請補助
January 15, 2025
走進臺東市區靜巷,有一間陰暗老舊的公寓。一二樓都是輕薄木板隔間,牆面嚴重掉漆,磚瓦破損不堪,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令人窒息的酸臭味。但這種常人無法忍受的空間,卻是阿峰(化名)賴以生存的避風港。 阿峰住在一個不到3坪的雅房,除去床的位置,空間便所剩無幾。之所以會選擇居住在這邊的原因只有一個,價格。即便如此,每個月三千的租金還是壓得他喘不過氣來。厚德福田基金後來接觸到阿峰時,他已經積欠了好幾個月的房租了。也幸好人間有溫暖,房東體恤弱勢房客們,並未驅趕阿峰。

老人褔利案例

January 15, 2025
年過七旬的阿彥,居住在臺東市區靜巷裡的老舊公寓。二樓以木板隔成了三間雅房,住著阿彥、脊椎變形的婦女、社會福利邊緣戶的阿峰,房屋雖然破舊不堪,卻也是這三位可憐人最後的避風港。 未婚且膝下無子的阿彥罹患嚴重的心臟病,有時連坐著都會有點喘。平時靠著中低收入老人身分所領到的7759元生活扶助金維生,扣掉4000元的房租後所剩不多。幸好用餐的部分則有李勝賢文教基金會的「老人營養送餐服務」支援午、晚餐,省下了不少荷包。至於早餐的部分,阿彥則是把前一晚的剩飯冰起來,早上再用電鍋加熱解決。而禮拜天的用餐則是自行解決。 走進他的房間,狹小的空間擺完一張單人床以及生活所需的物品後,就所剩無幾了,連訪客能坐著的位置都沒有。桌上的古董級的電視早已壞掉,阿彥平常就只剩下聽收音機取樂。
January 15, 2025
年近七旬的阿金嬤獨自居住在老舊的鐵皮屋內,罹患癌症的她飽受病痛的折磨。雖然膝下有四個孩子,卻因為孩子成年後分居後少有聯絡。 阿金嬤生病前有經營一間檳榔攤,收入也算比一般上班族高。但龐大的癌症醫療費用很快地燒光了她的積蓄,且臥病在床的她也無法工作,頓時失去生活經濟來源。她曾經求助於孩子,卻沒人願意承擔,甚至對阿金嬤不聞不問。
texture  bottom